記者沈孫暉單玉紫楓茍雯
【原文引用】
聚力城鄉發展大融合,構建均衡協調新格局。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,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增強城市輻射帶動力,提升寧波都市圈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。
【黨代表熱議】
“著力提升都市形象品質。全市域謀劃推進重大片區開發建設……”市黨代會報告中的相關提法,讓市黨代表、鎮海區蛟川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波眼前一亮。

市黨代表劉波
“甬江科創區是報告中的‘熱門詞’,我工作的蛟川街道是甬江科創區北岸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”劉波對甬江北岸目前的短板較為熟悉:區塊內城市基礎較弱,跨江通道不夠暢通,現有過江通道運力總體已超負荷,市政管廊比較密集,制約了甬江兩岸協同、整體發展,同時影響了城市品質提升。
“報告提出以世界一流標準打造甬江科創區,這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重大契機。”劉波建議市里要加強統籌領導,強化要素保障,組建工作專班,協調推進管廊優化,加快過江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,集全市之力高水平快節奏推動甬江北岸建設,確保甬江科創區快出形象。
深化“千萬工程”,塑造“山、水、林、田、路、房”整體大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。報告中的這句話說到了市黨代表、北侖區郭巨街道福民村黨支部書記蔡祖群的心坎上,“正源于此,福民從原來的落后村發展為現在的精品村,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勁”。

市黨代表蔡祖群
蔡祖群說,福民村通過深化“千萬工程”,不斷提升人居環境,吸引26戶外遷村民回村居;改造廢舊老宅、祠堂、池塘等場所,構建互動交流的共享空間;根據村莊肌理、農房樣式進行改造提升,展現風格統一的浙派民居風貌;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資源稟賦,完善交通路網建設,展現村莊和諧生態。
蔡祖群認為,要建立鄉村發展梯隊名單,對區位優勢明顯、交通便利的村莊予以適當政策傾斜,優先完善基礎設施配套;要深入挖掘村莊人文資源、串聯地域文化特色,舉辦文化活動、塑造特色品牌,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共富勝勢,使鄉村不僅寄托我們這代人的鄉愁情懷,還能成為下一代人的詩與遠方。
促進鄉村振興,需要更多青年扎根農村這片廣闊天地。市黨代表、慈溪玉蘭農場負責人胡晶金作為一名青年農創客,對此頗有發言權。

市黨代表胡晶金
“大學畢業后,我來到坎墩街道大學生農創園開辦玉蘭農場,走上高效精品農業之路。”胡晶金表示,大學生農創客要帶著最樸素的農耕精神,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釋放青春力量。
對于科技進鄉村、資金進鄉村,胡晶金認為要挖掘適合鄉村農產品發展的產業,整合科技、資金、人才等要素釋放集聚效應,提升農產品品牌推廣和農業服務力度,并加大種業科技創新。對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農創客,他建議黨委政府要加強宣傳引導和服務保障,營造農村創業良好環境;充分了解農技、農創人才的特點、專長和定位,加強精準培育;發揮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技能人“傳幫帶”作用,助推農戶抱團發展。
編輯: 楊丹糾錯:171964650@qq.com